找到相关内容160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缘起诠释的比较

    容或无数劫之久,但所引可在下一世即引生,而能生与所生之间可无间隔,所以最快二世即可圆满十二分支的周期。完成一个周期最长不超过三世,因为能生、所生与能引各需一世,而所引摄于所生。(页185) 意思是说与一个十二分支周期直接相关的生命期数不超过三世,若能引与所引之间许多世的间隔,那并不是与此能引直接相关的生命现起,而是属于其他缘起十二分支的所引果。  最后一点“此等摄义”论说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651803.html
  • 浅谈佛教中的“无我”

    罢了。 三、十二因缘,又名十二,或十二缘起,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。十二因缘是无明(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)、行(造作诸业)、识(业识投胎)、名色(但胎形六根未具)、六入(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)、触(出胎与外境接触)、受(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)、爱(对境生爱欲)、取(追求造作)、(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)、生(再受未来五蕴身)、老死(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)。以上十二,包括三世起...

    澄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0853447.html
  • 印度佛教讲座:初期佛教的五阴与无我

    助人更好地认识外境的作用,故又称“增胜诸境想”。   行阴,指一种带倾向性的意志力。“行”,在佛教中属于多义词。如十二的行,乃行为、造作之义。&...、想、行、识等四个部分,再加上原来的色,就组成了五阴。初期佛教的Skandha本意二:从体来说是积集,从用来说是阴覆。佛经说人生之苦,归根结蒂,“略五盛阴苦”。这个&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1358774.html
  • 佛教学说的思想体系

    可知一法为缘,不生一切法。亦非一切法为缘,生彼一法。祸因恶积,福自善来,杂染清净,各自为类,这便是势用缘生的道理。其在有情则具体表现在十二缘起。此十二缘起中,无明爱取为惑,行及一分为业。识、名、色、...通义。这是没法反对的。即由缘生而证明诸法无我,此诸法无我两种意义。第一是人无我,即只是十二缘起的无明行等,此外没有常一主宰的实我,亦称数取趣无我,这是声闻乘所共许的。第二是法无我。即说无明行等十二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0062035.html
  • “随自意三昧”及其当代意义

    空破诸法。无始空破未念心,毕竟空契欲念  心。是无始空破无始无明,毕竟空破始无明。  “无始”、“始”二种无明可看作十二缘起中“无明”内的细、粗二类深、浅二层烦恼。  “无始无明”不与根尘识和合...论及。  慧思在《行威仪品》中说:以“无始空”破未念心,破众生(主要指我执),破无始无明。   “未念心”时根不与尘应,粗重烦恼暂息,心识深处第七末那识烦恼中所含十二之源,相当于“无始无明”。...

    程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2263770.html
  • 华严禅的当代实践——以真禅法师为中心

    都是依于心而存在。而人生不过是十二因缘的继续,因此提出了‘十二,皆依一心’。所有这些观点,对后来大乘佛教的发展,影响十分巨大”。   真禅法师极其注重禅贵实修的...法师对华严禅思想传统的集中阐论。真禅法师在文章中强调指出:   石头希迁的禅教一致思想,特别是禅宗和华严宗融通的思想,对后来禅宗和华严宗思想的发展,都很大的影响。宋明以来,禅教一致的思想,更成为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84264898.html
  • 论阿赖耶识建立中的两种意趣

    实相。中观派的论义分析着重抉择一切法的根本性质,是一种“遮诠”态度,对于如何成立一切法的缘起因果并没有给出新的说明,还需要借助于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的十二缘起和四缘六因五果说来说明。大乘唯识学的兴起...漏色心的功能,直到金刚喻定,才灭尽无余。经部根据十八界中的“意界”,缘起中的“识”;在间断的六识以外,建立起一味恒在的细心,提出六识以外别细心的主张。[6]无论是“根本识”、“穷生死蕴”,还是“...

    刘鹿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773531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听课笔记第九讲

    ,须弥世界,四大洲   四轮,四劫   什么是业力,业果,业感,   因缘,三重因缘,正因,邪因   什么是缘起,缘生,十二的各自含义,三世两重因果,二门四观   八正道的内容   四...的智慧更为殊胜。   但是神通也局限性。如果身心没有调整好,神通可能显现不出来。神通也并不是万能的。目犍连后来被外道用石块砸死就是最好的说明。   2、辟佛果   缘觉乘得到的果位,称为辟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4877152.html
  • 藏传佛教格鲁派

    105】所修即为中士道。正修此心,即依苦、集二谛,生起求解脱之心。抉择解脱之道,即依灭、道二谛。此四谛【106】或十二【107】佛虽为小乘所说,但是这些是三乘【108】人均应修习为共通之法。无论小乘...修道,道八正道等等。  【107】十二:又名十二因缘,说明众生轮回六趣的十二种缘起。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六根、受、爱、取、和生老死,这十二循环不已,流转三界六道。  【108】三乘:声...

    刘立千

    |藏传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057181320.html
  •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新注(二)

    、六入、触、受”五以“无明、行”二为因所引生,故名所引;“受、取、”三能生“生、老死”二果,故名能生;“生、老死”二由“爱、取、”三为因所生,故名所生。  从流转看,十二缘起能逼...先业所引,后得起故;取能使识缘顺欲等连缚生故;由有力令已作业取与后诸异熟果,得现前故;生与老死,苦果所摄,性逼恼,酬前因故。是故所说十二逼恼世间,令不安隐。  如上所说统为流转门,是世间杂染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1439740.html